锐评:美俄乌 “沙特麻将局” 开桌,欧洲连板凳都没得坐?
拜登政府一边助力俄罗斯恢复农产品出口渠道,一边拉拢俄乌于利雅得签署 “黑海停战备忘录”,欧洲人惊觉,自身战略价值贬值速度竟比巴黎面包店里的隔夜法棍还快。这场沙特三方会谈的精妙之处在于:美国左手递给俄罗斯化肥出口保险优惠券,右手塞给乌克兰战俘交换协议,中间还给黑海商船贴上 “免死金牌”。至于法德领导人呢?他们或许正端着咖啡,在布鲁塞尔收看直播,脸上挂着蒙娜丽莎式的微笑,眼神中满是 “我们算老几” 的哲学困惑。
两个月前,法国总统马克龙还高呼 “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”,如今听来,这豪言壮语就像巴黎街头手风琴艺人的即兴表演,华而不实。毕竟,美国已将能源设施互不攻击协议纳入俄乌合同,若法军真登陆敖德萨,恐怕华盛顿会给其扣上 “破坏和平进程” 的帽子。毕竟,如今俄罗斯军舰驶出黑海东部,都可能触发乌克兰 “自卫权”,谁又能保证高卢雄鸡的军靴,不会踩上美国刚铺好的 “和平红地毯”?
英国国防大臣扬言要用 “风暴阴影导弹给俄军上课”,法国议会则忙着辩论是否派遣外籍军团前往哈尔科夫 “开分舵”。这些举动看似强硬,实则暴露了欧洲双雄的尴尬处境。当美国在沙特谈笑间敲定黑海航运规则时,法英的军事威慑,更像是在柏林电影节上播放《战狼 3》—— 声势浩大,却无人买账。
更具戏剧性的是,美国给予俄罗斯的 “化肥出口大礼包”,直接触动了欧洲农业国的利益。想象一下,波兰农民举着 “反对美国通俄” 的标语冲击大使馆,而法国外籍兵团士兵却在第聂伯河畔帮乌克兰挖战壕,这画面简直能让欧盟的价值观分裂成毕加索的抽象画。马克龙或许该庆幸,美国未在协议中写入 “禁止第三国驻军”,否则他连表演 “军事行为艺术” 的台阶都找不到。
面对美俄乌达成的 “利雅得共识”,欧洲若想破局,或许可以向瑞士取经:既然无法登上谈判桌,不妨转型成为最贵的调解员。以下是一些实操方案建议:
成立 “欧盟和平体验馆”:在布鲁塞尔按 1:1 比例复刻俄乌能源设施,邀请全球游客参与 “不准轰炸” 情景剧,用门票收入补贴被美国抢走的化肥市场份额。
开发 “虚拟派兵” NFT:法军将外籍军团数字化,既能满足国内鹰派的需求,又不会触发黑海协议红线。
举办 “基辅时装周”:当英国援助的挑战者 2 坦克与巴黎世家新款防弹衣同台走秀时,谁还会在意战场的胜负呢?
至于英国叫嚣的 “风暴阴影导弹教学班”,不如改成在线慕课。毕竟在 TikTok 时代,远程威慑更符合 Z 世代的战争经济学。
看着美国在沙特将俄乌冲突调停成 “黑海商业合作项目”,欧洲终于领悟了 21 世纪地缘政治的真谛:所谓 “盟友”,不过是被收割的韭菜。马克龙若还想派兵,不妨搭配法国红酒和英国司康,组成 “维和野餐团”。毕竟,带着高卢鸡和英国牛去基辅打卡,总比真刀真枪地被美俄联手 “误伤” 要体面得多。只是不知道,泽连斯基收到法式军粮时,是否会怀念那个欧洲还能拍桌子要价的美好年代?